「創源」正積極翻譯及發佈更多具質素的聖經創造論資源,如欲看到更多相關免費文章及影片,敬請按此奉獻支持。

「源出非洲」的人類起源模型搖搖欲墜

「源出非洲」的人類起源模型搖搖欲墜

作者:彼得.萊恩(Peter Line)

許多到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遊客,看到所謂人類祖先的猿人(apemen)[亦稱遠古人(hominins)或原始人(hominids)] 標本時都會驚歎不已。例如類似圖1所示「我們的家譜樹」(Our Family Tree)展覽。這家譜樹用多個頭骨鑄品說明它們之間的「進化關係」,要重重地敲醒任何敢質疑我們是「高度進化的猿猴」故事的人。

《創造》雜誌以前就強調過,雖然教育界和大眾媒體大肆宣傳進化論,但是,人類進化故事的實際情況與這個展覽給人留下的印象剛好相反,委婉地說即是這故事並非無懈可擊。1其實在生物學領域,人類進化故事面臨不可逾越的生物障礙,甚至引起一些進化論者注意。我們之前有一篇文章已表明,即使是所謂600萬年左右的時間(為了滿足人類和黑猩猩從同一祖先進化所要求的時間),對通過突變影響身體形態的進程來說,時間也是太短了。

此外,對頭骨化石的解釋和「定年」也十分混亂;一度被宣揚為近乎肯定正確的觀念不久就被丟棄。還有一些觀念則不斷累積難題,反複「草草修補」,仿佛只為等著有新的觀點將其取代,其中就包括居主導地位的人類進化的「非洲」模型。

重估「源出非洲」

在人類進化的「非洲起源」模型中,居主導地位的一直是「源出非洲」模型 (Out of Africa Model),通常被稱為非洲「替代」模型。2「源出非洲」模型認為現代人類((Homo sapiens)是在東非進化而來,而這僅僅是20萬年前發生的事。3*

* 這裡的年老地球時間年代並不代表本文作者的觀點,僅為了說明遭受批評的幾個模型,它們反映的是進化論假設。

這些現代人類後來向全世界進發,可能早於12萬年前,通常被認為人類在該時期只短暫佔據以色列地區。4進化論者通常認為人類大量出現在非洲開始於7萬年。4據說,他們隨後擴張到亞洲、歐洲和東半球的其它地方,取代「其他不那麼先進的人類,例如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5據稱這種取代過程沒有或很少有異血緣交配(interbreeding)情況。2

長期以來,「源出非洲」模型的進化論替代方案一直是「多區域起源說」(multiregionalism),但在此之前,多區域起源說一直被受冷落。多區域起源模型認為,當今許多人類種群的古代祖先是在將近200萬年前從非洲向外遷徙的直立人(Homo erectus)。6 之後他們大致生活在今天所在的地區,並在這些不同地區同步進化成今天的現代人。

該理論認為:「異血緣交配給群體間帶來基因流動,重要變化在所有族群間傳開,使人類能以保持一個單一物種。」6

 「源出非洲」模型陷入困境

 一度成為主流的「源出非洲」模型最近陷入困境。首先,劇增的古代DNA證據證明,任何提出近乎純取代(異血緣交配很少或沒有)的「源出非洲」模型都是站不住腳的。這些證據顯示現代人與其他人類族群, 如尼安德特人與神秘的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之間,存在大量且持續不斷的異血緣交配(漸滲雜交 introgression),也就是說他們是同一物種(見下頁資訊框)。7

 「年代測定」的困惑

隨後在 2017 年,一份以進化論為前設的定年報告稱,12.4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大腿骨中的線粒體DNA表明,非洲線粒體DNA基因早在27萬年前已經流入尼安德特人中。8但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早期現代人進入歐洲(或附近)的時間遠遠早於人類離開非洲之前,甚至早於人類在非洲進化之前 !

同年,一具來自摩洛哥傑貝爾依羅(Jebel Irhoud)的現代人類頭骨化石(見下頁圖 2)的年代被重新測定,新的定年結果從大約16萬年前變為更早的31.5萬年前。910從進化角度來看,這意味著人類在非洲出現的時間比以往認為的要早10萬年,並且地點在北非,而不是以往認為的東非。

另一批研究人員發現傑貝爾依羅頭骨與中國大理頭骨(約26萬年前)相似,這促使研究人員提議:「與現代人類相關的特徵可能是在東亞進化出來,並被帶到非洲」。這意味著人類起源並非如「源出非洲」模型所言,僅僅局限於非洲。11

最近,在以色列米斯利亞洞穴(Misliya Cave)發現的上頜骨及相關聯的牙齒在特徵上與現代人類一致,年代被定在17.7萬到19.4萬年之間。這意味著「該現代人類進化分支的成員離開非洲的時間比之前認為的早」。12而在此之前,同樣是在以色列,人們在斯虎爾(Skhul)和卡夫紮(Qafzeh)發現了當時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現代人類化石,據稱大約9至12萬年前。

進化論的流沙

那麼,「源出非洲」模型既然被進化論者自己的資料證偽,這個理論會被拋棄嗎?不太可能,雖然他們承認「有必要從根本上重新思考我們這一物種是如何出現的」, 但我們只見他們努力使最新的發現遷就新的「正進化」的故事。13

各種形式的多區域起源說在不同程度上又被人玩弄起來。最近23位進化論者在一篇論文上聯合署名,該論文主張他們稱為「非洲多區域起源」(African multiregionalism)模型的觀點。14根據塞裡(Scerri)等人的說法,「新資料表明可能有許多處於過渡期的人類群體,融入原始和衍生特徵,30萬年到1.2萬年前生活在從摩洛哥到南非的廣大區域」。15他們沒有放棄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的觀點,並且提出一種模糊的多區域起源說,但對非洲大陸以外的事件基本上保持沉默。《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撰稿人凱特(Kate Wong)這樣總結他們的立場:

 「他們提倡的絕非是在非洲某個地區的某個小群體的進化,而認為我們這一物種是從一個大群體進化而來。該群體在廣闊的非洲大陸上被細分為更小的群體,相互間因著距離以及沙漠一類的生態學障礙隔開,而且通常處於數千年的半隔離狀態。」16

選擇你想要的模型

亨(Henn)等人最近概述了四種非洲現代人類起源的候選模型,其中包括非洲多區域起源說。17「大雜燴模型」表明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這引發人們對非洲起源論的質疑。

其他進化論者再次傾向全球多區域起源說(global multiregionalism)。新發現的化石推翻了「源出非洲」模型,人類學家希拉.阿特利亞對此(Sheela Athreya)評論說:

「隨著每一項新發現的到來,研究人員和新聞頭條都宣佈這些化石極大地改變了我們對人類進化和從非洲遷徙的理解。但是,如果不得不如此頻繁地修改現代人類進化的故事, 我們可能會說,這個劇一開始便是錯的。」18

阿特利亞參與了在印度貝特卡(Bhimbetka)的研究,該研究試圖通過專注於現在和過去種群之間的親緣關係,「使進化故事的敘述更具包容性」。18她考慮的似乎是區域延續理論(多區域起源說),尤其是南亞地區。

「模糊」成了新常態?

 人類學家李相熙(Sang-HeeLee)寫道(粗體為原文強調的內容):

「新的研究和新一代研究人員正挑戰這學科的核心假設,越來越多的證據暗示現代人類並沒有一個起源。相反,我們可能會看到模糊的邊界和混亂的起源。這些術語不再如過去那樣清楚,但它們更有可能讓我們接近(所謂的)人類起源的真實故事。」19

李相熙似乎採用了一種全球多區域進化的方式,他寫道:「在不同的時間和地方出現的現代人類並非獨立的物種,而是本土種群的延續」。19

曾被嘲笑的多區域起源說模型,無論是(非洲)大陸的還是全球版本,最近竟然被接納,諷刺意味在於,就連進化論者也稱「現在普遍認為(該模型和「源出非洲」模型至少最嚴格的版本)已被證偽」。20

底線

全球多區域起源模型並不比「源出非洲」模型更有說服力,甚至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個觀點也站不住腳:在將近兩百萬年間,稀疏地分佈在各大洲的直立人小種群間發生的基因交換竟然能使他們一直保持一個單一物種,與此同時,不同的種群在大約相同的時間內,分別都進化到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形態。

我們所掌握的證據表明,在人類、類人猿和南猿(現已滅絕)各自種群內,一直存在著一系列的生物變異。人類始終是人類。正如2018年《創造》雜誌一篇文章21所引用的,最近進化論者自己進行的一項研究就聲稱,線粒體DNA證據與所有人類都從「一對創始夫妻」繁衍而來的前設是一致。22

相比之下,聖經的模型不但不會像脆弱的進化模型那樣需要不斷地修補,而且還能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更實在的基礎。

參考文獻與注釋

1. Line, P., The myth of ape-to-human evolution, Creation 41(1):44–46, 2019, creation.com/ape-to-human-evolution.

2. Aiello, L.C., The fossil evidence for modern human origins in Africa: a revised view,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95(1):73, 1993.

3. Gibbons, A., Oldest members of our species discovered in Morocco, Science, 356:993–994, 2017.

4. New Scientist, Human Origins: 7 million years and counting. John Murray Learning, London, pp. 106–107, 2018.

5. Gibbons, A., Reading the bones for modern human origins. Science, 257:875, 1992.

6. Thorne, A.G. and Wolpoff, M.H., The multiregional evolution of humans, Scientifi c American (special edn: updated from the April 1992 edn.) 13(2):46–47, 52, 2003 | doi.10.1038/ scientifi camerican0492-76.

7. Bae, C.J., Douka, K. and Petraglia, M.D, On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Asian perspectives, Science, 358:eaai9067. pp. 3–4, 2017 | doi:10.1126/science.aai9067 .

8. Posth, C. et al., Deeply divergent archaic mitochondrial genome provides lower time boundary for African gene fl ow into Neanderth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16046. pp. 2, 5–6, 2017 | doi:10.1038/ ncomms16046.

9. Hublin, J-J. et al., New fossils from Jebel Irhoud, Morocco and the pan-African origin of Homo sapiens, Nature 546:289– 292, 2017.

10. Richter, D. et al., The age of the hominin fossils from Jebel Irhoud, Morocco, and the origins of the Middle Stone Age, Nature 546:293–296, 2017.

11. Barras, C., Ancient skull from China may rewrite our origins, New Scientist 236(3152):9, 18 November 2017.

12. Hershkovitz, I. et al., The earliest modern humans outside Africa, Science, 359:456, 458, 2018 | doi.10.1126/science.aap8369.

13. Scerri, E. The origin of our species, New Scientist 238(3175):34–37, 28 April 2018.

14. Scerri, E.M.L. et al., Did our species evolve in subdivided populations across Africa, and why does it matter?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33(8):582– 594, August 2018 | doi:10.1016/j. tree.2018.05.005.

15. Scerri et al., ref. 14, p. 591. 16. Wong, K., Last hominin standing, Scientifi c American, 319(3):60, September 2018.

17. Henn, B.M. et al., Clarifying distinct models of modern human origins in Africa, Current Opinion in Genetics & Development, 53:148–156, 2018.

18. Athreya, S., Picking a Bone with Evolutionary Essentialism, Anthropology News website, September 18, 2018.

19. Lee, S-H., Where do we come from? Anthropology News website, September 18, 2018; doi:10.1111/AN.972 .

20. Galway-Witham, J. and Stringer, C., How did Homo sapiens evolve? Science, 360, 1298, 2018.

21. Batten, D., Recent origin of species, Creation 40(4): 47; creation.com/recentorigins.


22. Stoeckle M.Y. and Thaler, D.S., Why should mitochondria defi ne species? Human Evolution 33(1–2): 1–30, 2018; doi:10.14673/HE2018121037.

彼得.萊恩(Peter LineB.APP.SC., M.APP.SC, PH.D.

萊恩曾擔任研究員(腦神經科學)和大學講師(解剖學和生理學)。他對所謂的原始人類化石特別感興趣。更多作者相關資訊,參見:creation.com/peter-line

(本文經國際創造事工(Creation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授權翻譯轉載)

%d bloggers like this: